失智症小百科(3) – 中期(中度) 失智症

中期失智症長者的生活能力會持續下降,在個性情緒、行為表現上的症狀也會越來越明顯、混亂,容易出現幻視、幻聽,在處理日常生活事物上變得更加困難。

可參考以下照護建議:


1. 多動腦、維持社交互動

可以讓中度失智症長者參與為其設計的照護活動,使長者有參與、接觸社會的機會,以避免脫離人群,產生孤立無助感。另外,鼓勵長者依循生活線索或求助他人,以協助長者的日常生活。

目前臨床上的藥物都只能延緩知能退化,無法阻止病程的發展或使病人的記憶力恢復正常,因此非藥物治療和照護的配合就顯得更加重要,唯有雙管齊下,才能控制病情。


2. 持續維持友善舒適的環境

生活環境與家中設備的改善與調整,依長者需求使用輔具及居家無障礙設施,提供能讓長者安心的環境,協助他們自行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,維持長者熟悉、穩定的生活環境,不要做太大的變化,留意容易產生危險的地方及物品( 尖銳物品、瓦斯爐、電暖器、打火機等… )。
身心障礙者及符合長照資格者,皆可申請補助


3. 定期追蹤 (同初期)

依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,接受專業醫療照護與治療,才能掌握病情,追蹤治療。


4. 預防走失 (同初期)

可依長者與家屬需求,申辦走失手鍊、指紋捺印、GPS定位和QR Code布標等。


5. 善用各式照護資源

依長者的失能狀況,可申辦社會福利相關資源,與長期照顧資源。

除了政府的福利資源外,親朋好友、鄰居和社區周圍的商店、診所、公共場所和宗教團體等也都可以扮演友善的角色,因為這些是失智者所熟悉的人、事、地、物。

當失智症進行到中期,可能會嚴重到足以干擾他人的生活,需要專業人員的陪伴與照顧,以照料長者日常生活。照護者們還是要量力而為,適時利用喘息服務、心理支持資源,以減輕照顧壓力,照顧患者也照顧自己。


6. 更多的鼓勵與耐心

隨著失智進程發展,長者會越來越像個孩子,注意長者的情緒,避免與他們爭執,想用邏輯來說服、否定失智症長輩,是無法成功的。可用其他話題轉移長者注意力,陪伴他們到戶外走走、說說話,來安撫長者的情緒,與他們溝通時,說話速度要放慢,可多重複幾次並搭配肢體語言或物品說話。

也許這些溫暖的陪伴,失智長者們幾分鐘後就不記得了,但他們仍擁有當下的快樂,而我們則因此更懂得珍惜當下。

發表者:幸福時光居家照護

照顧長輩,再次感到幸福的選擇--- 幸福時光居家長照機構,提供全方位居家照護服務,由專業、彈性的客製化服務,協助受照者自立完成生活瑣事、重建自主生活的能力,重拾尊嚴和自信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