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晚期長者的日常生活事物幾乎完全需要依賴他人。記憶嚴重喪失,不記得生命中重要的事,也想不起來自己是誰。行動能力退化,需要依賴輪椅或臥床,睡眠能力與清醒能力退步。家屬無論是精神、身體或經濟上的負擔,都會在此時更加沉重。
可參考以下建議:
1. 建議重度失智症長者由專業的照護人員照顧。
到了失智症晚期,長者的日常生活事物幾乎完全需要依賴他人,需要由專業機構或親友照顧長者日常生活並注意長者安全。失智症的末期可能很長,不一定能住在醫院,建議使用安寧居家療護,不管是住在家裡或機構,都能讓專業醫護人員掌握症狀,減輕長者不適。
2. 定期回診追蹤,接受醫療照護與治療,注意併發症。
依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,接受專業醫療照護與治療。長者的各種器官功能會逐漸退化,當長者長期臥床、無法自行解尿、吞嚥時,會需要使用鼻胃管或尿導管,透過專業的醫療照護服務,可以幫助長者預防尿道感染、吸入性肺炎、褥瘡等合併症。
3. 申辦走失手鍊與指紋捺印等,以防長者走失。
到了晚期,長者大多已無法自行外出,但還是要依情況謹慎處理。可依長者與家屬需求,申辦走失手鍊、指紋捺印、GPS定位和QR Code布標等。
4. 加強照顧失智長者的相關知能
隨著失智症病程演進,持續學習失智症相關的知識並提升照顧技巧。
入門讀物推薦:
《趁你還記得》
《失智症照護指南》
《假如我得了失智症》
《記憶空了,愛滿了:陪爸爸走過失智的美好日子》
《面對失智者的零距離溝通術:第一本專為照護失智症所寫的對話技巧》
《守護失智病友的法律攻略:親友失智了,在法律上怎麼保護他們、也保護自己?》
5. 尋求心理支持資源
照顧者需要有紓壓管道,適時尋求喘息服務及心理支持資源,以減輕照顧壓力和身心靈紓壓,可透過運動、冥想、參加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及相關社團交流等…,來抒發壓力。
Facebook專頁推薦:
衛生福利部:
長照最前線,第一時間追蹤最新長照政策、活動、研討會及講座等…。
愛長照:
最大的照護平台,結合專家與大眾一起討論與分享照護技巧、補助資源、支持團體等文章與活動。
台灣失智症協會:
致力於失智症預防、治療及照護工作,促進照顧者交流及理解失智症。
失智・時空記憶的旅人:
文筆溫暖,像一位知性的老朋友,陪伴你慢慢了解失智症。
6. 關於道別
與失智症長者談生死,家屬要把握他們還有能力清晰表達的時間(前、中期),了解他們未來想接受哪些醫療照護,尊重他們的意願。選擇以延長生命為目標,或以減輕痛苦、保有生活品質和尊嚴為目標,目標不同,照顧方式也不同,因此預先溝通與理解至關重要。
關於病人自主權利法:
完整條文、Q&A、懶人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