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對照顧者說什麼?可以試試這六句話

圖片來源:pixabay

作 /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

長期照護的時間推估至少要7~9年,而國內根據平均壽命和疾病變數得出,國人一生中需要長期照護的時間約為7.3年,這對照顧者來說,是很大的身心負荷。

有位朋友自從爸爸罹患癌症以後,臉上的疲憊日與俱增,白天看他把工作量增加到極限,晚上還要回家照顧爸爸……。每幾個星期就要送爸爸去醫院化療一次,「人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?」一天他在電話裡對我這麼說。

身為朋友的我,常常不知道能說什麼安慰的話,或者不知道還能不能跟他開玩笑,分享開心的事?

以下是諮商心理師陳乃綾給我們的建議,可以給予照顧者七句安心語,希望能讓照顧者安心,繼續踏上這條照顧路途:

1. 退化是正常的現象-其實你已經照顧得很好了

沒有活動的器官本來就會退化得特別快,照顧者需要幫被照顧者復健,來預防身體機能衰退,降低失能程度。

但其實,退化本來就是一種身體現象,可以表示照顧者已經照顧得很好了,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。

2. 你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,而且珍貴的陪伴

可以告訴照顧者「你是家人的天使」,為家人分擔重擔;讓被照顧者有依靠,很有意義也特別珍貴。

3. 累了!就好好疼惜自己的身心,哭一哭,又是一個新的開始

照顧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身心俱疲,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,試著與自己(內心、身體、腳部、背部)對話:「今天,辛苦你了!對不起都沒有好好照顧你,請原諒我有時會忘了你,謝謝你為我的付出,我愛你。」

想哭,就讓情緒自然地釋放吧!哭一哭,又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
圖片來源:pixabay

4. 記得睡覺,補充體力才能夠提供更好的照顧

很多人只要沒有在工作、沒有在付出,就很容易感到不自在、有罪惡感,不太敢讓自己休息與享樂,更不敢讓自己多睡一點。

但是身體不是機器,累了就是需要休息,漫長的照顧之路,休息不只是為了自己,更是為了能夠提供有品質的照顧。

5. 你可以試著偶爾和以前一樣,和朋友聚聚,或獨自享受一人的時光

在照顧的路上,會不知不覺忘了自己喜歡的事情,時間久了,照顧者的內在小孩(需求)會抗議:「怎麼都沒有關心我」。

所以,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(內在小孩)是很重要的,試著讓自己偶爾可以和以前一樣,和朋友聚聚,或者讓一個人好好地靜一靜,一個人看本書,獨自享受這靜謐時刻。

6. 記得社會上有其他資源,可以幫助你一起分擔照顧

建議朋友走出去多認識相關單位,只要認識一個,就更容易接觸其他資源網絡,讓其他資源一起分擔照顧的負荷。

例如: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專門提供家庭照顧者資源轉介、喘息服務、心理協談等服務……並設立了全國照顧者

免付費關懷專線 0800-507272 (台語:有你真好真好) ,希望可以提升照顧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。

發表者:幸福時光居家照護

照顧長輩,再次感到幸福的選擇--- 幸福時光居家長照機構,提供全方位居家照護服務,由專業、彈性的客製化服務,協助受照者自立完成生活瑣事、重建自主生活的能力,重拾尊嚴和自信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