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媽咪,我來幫你洗澡囉 !! 」
「不要不要,我自己洗就好!」、「昨天才洗過耶,我不要!」

看著媽覺得很有趣,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母女兩的位置竟然調過來了,小時候總是我吵著不要洗澡,我要自己洗澡,現在卻完全顛倒!我不是不懂母親的害羞與尊嚴,但考量到她的行動與移位能力都衰弱了,我真的很擔心她會在浴室滑倒。這一天,我也抬出各種理由,說服母親,這也是第一次她老人家給我服侍。
觀念1:也許我們都有老的無法自己洗澡的一天
同理心在還沒到達那個身份時,真的很難產生。但多數的人年老之後,會無力走動、拿取東西。
如果不想臨時讓一位陌生的看護,與你在浴室裡「坦誠相見」,有沒有兒孫可以暫時代勞?這時請不要再期待老伴上陣。因為當自己需要協助時,老伴通常也是自顧不暇,甚至已經天年了。
如果你是女性,可能帶你去洗澎澎的,會是女兒或媳婦;如果你是男性,可能就是兒子或女婿了。如果有兒無女,有沒有善待媳婦?如果有女無兒,有沒有尊重女婿?
觀念2:長照的真正挑戰,是從洗澡、換尿布開始
外子常笑我前世應該是軍人,因為常常是三分鐘戰鬥澡。當我也抱著速戰速決的心態,第一次帶老媽進浴室,從幫她寬衣解帶開始,就發現到,「單兵」必須立刻修正處置。
因為當我要幫母親脫掉套頭上衣時,突發覺得我似乎正面對一隻「樹懶」。原來對我們來說,舉高雙手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,老人卻只能用慢速完成,如果想要快手快腳,可能會害老人受傷。
還有我們在淋浴時,就能輕易的從頭洗到腳。但是不少女性長輩,年輕時不習慣用蓮蓬頭直接「灌頂」,當老後彎不下腰、低不了頭時,洗澡就要分兩階段進行。
也就是在浴室洗身體,推著輪椅到美容院洗頭,譬如我的老媽,這些都會增加老後生活照顧的難度。什麼是長照的挑戰?我認為,還沒有進入到需要協助洗澡、換尿布的程度,長照的挑戰都不算真正開始。若能早一點幫老人洗澡,就能早一點正視自己未來的長照挑戰。
觀念3:來協助洗澡的人,才是決定生命品質的人
荷蘭居家照護界第一大的Buurtzorg公司,團隊裡有七成是護理人員。Buurtzorg的照護模式,相當重視沐浴。因為幫老人「洗香香」,居服員不僅能與老人親密互動,也能貼近觀察到老人的身體變化。
譬如老人身上如果出現不明瘀青,而且是在不易被碰撞到的腹、背、或大腿內側時,有醫護訓練背景的居服員,就會提高警覺,協助進一步尋求醫療諮詢,因此更容易能「制敵機先」。
而且老人在沐浴期間,可能出現呼吸、心跳、血壓等生命徵兆的變化。像我就發現,在浴室裡的母親,呼吸聲音會變大。對我們來說,水溫熱一點或冷一點,只是影響體感的舒適度,但是對於老人來說,卻可能是攸關生命安全。
耳聞有些家庭會稱呼居家服務員為「來幫阿公/阿嬤洗澡的人」,顯然缺少了應有的尊重。其實大家都要早點意識到,那位老後來協助洗澎澎的人,可能才是決定生命品質的人。
觀念4:沐浴條件,應及早未雨綢繆
我親自上陣幫老媽洗澡,這才注意到,浴室裡的那張塑膠矮凳,不適合老人使用。還好問題不大,只要換一張較高的「浴室專用椅」就好。
但是2016年間,有一則新聞標題是:《請背我媽上樓洗澡,孝女求百名暖男伸援手》。一對住在竹東,相依為命的母女,駝背瘦弱的女兒,無力揹負不良於行的老母親上二樓洗澡,只好每隔一段時間就攔路求人。
我們有沒有早點評估目前的浴室條件,能否應付變老變弱的晚年?我們有沒有早一點評估,如果臥床不起,連移位到浴室都無能為力時,該怎麼辦?

觀念5:長照「菜單」上的洗澡價格,越弱會越貴
在長照「新菜單」(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)中,協助沐浴的給付價格是290元,協助沐浴及洗頭的給付價格是325元。如果長期臥床,無力移位到浴間,需要出動「到宅沐浴服務車」的話,每一趟的給付價格為1,500元。
在「長照需要等級」所給予的「給付額度」內,會按身分別獲得補助。低收入戶全額補助,中低收入戶補助95%,一般戶補助84%。但是若超過給付額度的話,就要用上述的價目水準,全額自費請居服員到府提供服務。
據聞某間養老院的收費標準有兩種,較貴的收費,每天有專人協助洗澡;較便宜的收費,每周洗澡兩次。決定收費高低的關鍵,不是伙食內容,而是協助洗澡的頻率。
也就是說,當老後無力自己來,而要仰賴照服員的話,每一次洗香香時,流出去的不只是洗澡水,還有響叮噹的銀錢。
當我們母女倆都在浴室完成彼此的人生初體驗後,扶著老母親回到客廳,看到她神清氣爽的滿足表情,我真心的認為,我們都應該在自理能力無虞時,把每日沐浴當成呼吸一樣的理所當然時,早一點想想,要如何讓老後的沐浴需求,不會成為一種難得的享受?